未来之城日日新——河北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纪实
未来之城日日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北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纪实
雄安新区启动区。新华社发
春日的雄安,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激荡着澎湃的创新动能——
推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正式启动“百千万人才进雄安”行动……
让创新的旗帜高高飘扬,为建设雄安新区全球创新高地打下更加坚实基础。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六周年。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大规模形态开发正向功能开发、平台开发推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协同办、国家有关部委有力指导和京津两市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新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团结奋斗,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保障,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未来之城面貌日新月异,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雄安质量贯穿每个工程
站在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创新服务中心的瞭望台上向四周远眺,一个个备受瞩目的重点工程跃然入目——
中国星网雄安新区总部大楼建设现场。新华社发
互联网产业园里,中国星网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项目建设正酣;北京援建的“三校”已经建成,雄安宣武医院封顶……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2017年2月23日和2019年1月16日两次亲临雄安新区实地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引路领航、把关定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
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政治的高度认识雄安新区,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雄安新区,从全局的高度建设雄安新区,以大历史观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
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多次到雄安新区调研,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今年2月23日,倪岳峰在雄安新区主持召开座谈会,与雄安新区、省直有关部门、疏解企业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深入交流。倪岳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场景,凝心聚力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高标准”和“高质量”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两大关键词。
六年来,先后有60多位院士、国内外200多个团队、3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新区规划体系编制。从规划蓝图进入到大规模建设,新区累计完成投资超5100亿元。
创造“雄安质量”,要用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推动新区建设。
雄安人自豪地说,新区同步建设的有“三座城”,分别是“地上城”“地下城”和“云上城”。
地上的变化肉眼可见。地下综合管廊集纳了水、电、气、暖、网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街头不见井盖,抬头没有飞线。新区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现实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杆路灯都在数字城市中一一对应。
在雄安新区,混凝土搅拌站都充满了“未来感”。
没有机械轰鸣,没有尘土飞扬……在中国二十二冶雄安新区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厂房安静整洁得像写字楼一样。“别看没有声响,咱可刷新了全国混凝土搅拌站单日产量最高纪录,供应着新区10%以上的混凝土。”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雄安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闻海军说。
通过采用“BIM+GIS+IOT”技术,该混凝土搅拌站将“互联网+”与厂区管控要素相结合,实现了全智能无人值守、全标号自动配比。用工量降至以前的十分之一,生产效率却提升3倍多。
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理念,新区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通过的各项规划,确保规划执行不走偏、不走样,真正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省委全面领导新区立法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河北雄安新区条例》《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出台实施,以法治护航未来之城行稳致远。
从“一张白纸”起笔,稳扎稳打,未来之城雏形全面显现。
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雄安新区环城市外围道路、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城区水系“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开工。
重点片区功能更加清晰。新区形成以启动区为主的集中承接区域,以昝岗片区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和支撑疏解区域,以容东、容西、雄东片区为基础的居民居住和生活服务支撑区域,三个功能区域同步推进、融合发展。
承接疏解积极有序推进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
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项目操场。新华社发
新区设立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六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把引进央企摆在突出位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日益显现。
3月23日,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塔吊高矗、机器轰鸣,举行了项目正负零浇筑仪式。
中国中化是雄安新区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之一。在这个被称为“001大厦”的项目施工现场,几十根钢结构柱已经竖起,“金芦苇”八角形的造型轮廓初显。
“冲出正负零,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转入地上施工。”中国中化001大厦项目综合办主任王栋说起项目来如数家珍。他说,项目建设创下雄安“三个最”:70米的桩基钻孔深度,创雄安最“深”;一次性浇筑15000立方米混凝土筏板,创雄安最“大”;大楼将成为雄安新区的地标性建筑,150米建筑高度,创雄安最“高”。
同样位于启动区的中国华能总部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现场试桩、灌注桩等施工。工程计划2023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4年12月具备总部入驻办公条件。
中国华能总部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总部大楼项目通过全球公开招标,将利用能源企业优势实现建筑光伏一体化,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性、标杆性项目。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节能率可达41%,每年减碳量约2300吨。
牢记新区设立初心,积极有序承接疏解。
倪岳峰强调,要自觉服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全面落实疏解清单,创新完善支持政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企业三批次集中式入驻雄安,新区承接疏解带来蝴蝶效应。
这是首个央企产业集群入驻雄安。2022年11月23日,中国中铁产业集群疏解雄安新区揭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多家企业将同步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中国中铁雄安新区区域总部综合部部长范丙文介绍,集群疏解正在加快进行,目前中国中铁旗下6家三级子公司已在新区完成注册。未来,中铁系统疏解企业的业务专家和技术骨干将有序到雄安工作、生活。
这是首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大规模集中式企业入驻。2023年1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的40余家企业老总汇聚雄安。这些企业通过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雄安·电建智汇城集中引进、签约入驻,对推动雄安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这是新区设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签约。2023年3月18日,雄安智慧交通国际论坛暨中交未来科创城产业发展大会上,86家创新型企业现场签约,将集体入驻雄安新区昝岗片区中交未来科创城。
一个个疏解企业和单位的到来,除了带来相关产业集中导入,还对雄安新区城市繁荣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雄安新区改发局副局长丁进军说,目前,首批疏解的央企总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国星网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矿产总部项目完成选址。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医院选址落位,正加快推进项目立项等相关准备工作。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40多家,其中二三级子公司90多家。
雄安新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近日,雄安新区出台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总部企业创新发展六条措施,制定争取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地三年行动方案,同时加快制定住房、薪酬、社保、医保、人才引进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基本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政策体系。2023年,新区将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
努力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创新中前行。
3天两场座谈会,共同聚焦创新领域,是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3月27日,在推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座谈会上,倪岳峰强调,深化雄安新区高校协同创新,为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注入强大动力。
3月29日,在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座谈会上,倪岳峰强调,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携手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新区之新,要义在创新。行走在雄安新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
3月16日,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临时办公园区光电子农业实验室,蔬菜在LED灯光照射下静静生长。一支平均年龄31岁的科研团队,为蔬菜生长开出科学的光配方,以提升产量和品质。
研究员张伟是团队成员之一。2022年初,他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辞职回到家乡,开启雄安追梦之旅。张伟说:“学成返乡是责任的召唤。更重要的是,家乡一系列喜人变化和良好科研环境,让我相信在雄安大有可为。”
2021年5月,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成立。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下,研究院建立了通信光子集成芯片等一批实验室团队,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十余项。院长祝宁华是新区首位院士,研究院各类科研人才达120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批3774人获得“雄才卡”,1000余名“双一流”高校高学历人才被引进,一批批干部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发达地区汇聚于此,雄安新区正努力成为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宝地。
让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从奇安信科技、百度等一批高端高新企业入驻,到建设科创产业园、中试基地、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等平台载体,雄安新区向着京津冀创新的源头、全国创新发展的样板迈进。
厚植创新土壤,雄安新区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雄安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服务办事群众。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参加完3月18日举办的一场建设项目招标会,河北雄安浩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萌兴奋不已:“多亏手续办得快,我们才赶上了这次招标。”
5天前,张萌来到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当场递交材料,立即取证。他为政务办理的“雄安速度”点赞:“在很多地方,这个许可证要半个月以上才能办下来。”
为提高即办件比例,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重塑审批流程,打通使用各部门审批人员,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即办件比例较2021年提高30%,办理的平均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间缩短70%。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雄安新区争当“改革先锋”。
六年来,雄安新区实行党政合设、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工作效率最高、办事成本最低、服务态度最好的“雄安服务”品牌,推动雄安事雄安办,网上办、便捷办。近期,新区积极推进“企业开办3.0版改革”,推出5类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拓展改革范围。
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打造建设样板之城的“软环境”。智慧应用日渐增多,锻造承载未来之城的“硬支撑”。
3月20日8时许,安全员刘勇在一辆智能网联巴士上坐定,手握一只酷似游戏机手柄的操纵杆,又一次开始了正式上路前的实际道路测试。进出站、避让、停车,车辆顺利完成了自动驾驶的各项测试任务。
“聪明的车”畅行,需要“智慧的路”发力。雄安新区通过软件硬件结合,发展智慧交通,建设不堵车的城市。
去年11月,容东片区首片数字化道路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全球首个城市区域级数字化道路项目。
总里程达153公里的数字道路上布设智能信息杆柱6000多根,实现图像数据、雷达数据、感知数据等交通全量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实时传输。强大算法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既能为数字交通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又能助力提升智能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
创新驱动,智慧赋能。
以城市计算中心和块数据平台、城市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CIM平台为核心的“一中心四平台”建成,形成全国首个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平台体系;5G基站深度覆盖;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首批租房补贴……智慧雄安奔向未来。
敢闯敢试天地宽,锐意改革景色新。
雄安新区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推进创新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新区发展,人民共享。倪岳峰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使新区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要出发,一个具有宜居环境、优质公共服务的城市正不断成长。
“如果你是一名船长,如何通过掌握潮汐规律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3月24日下午5时许,一堂以“玩转TI图形计算器”为主题的校本课正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容东分校进行。
高一(7)班学生刘星宇和同学们借助TI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建模,并热烈地讨论着潮汐对港口水深的影响。他爱好数学,也在校本课上遇到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同学。其他教学功能室里,中华传统文化、生活中的化学、英美戏剧鉴赏等课程同样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容和悦容小学一年级新生在上开学第一课。新华社发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到今年春季,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已开办学校29所。
3月10日,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执行校长黄春来到校园,仔细检查学校内的设施,研究全球招聘教师事宜。黄春说:“希望北京学校的到来,为雄安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让这里的每个孩子都绽放光彩。”
更多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向雄安新区汇聚。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宣武医院)项目,三所学校项目建成并移交新区,医院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59所京津冀优质学校、65家高水平医疗机构与新区建立帮扶合作关系,新区教育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点,安居才能乐业。
刘红艳的家在容东片区启泰花园小区,14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实现家门口就业。刘红艳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一名餐饮服务人员,她的爱人是容东片区的一名洒水车司机,稳定的工作让他们的生活无忧。
享受15分钟生活圈。他们可以便捷抵达社区便利店、卫生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邻里驿站。通过高标准推进直饮水工程,“打开水龙头就可以饮用”等场景也将成为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
雄安新区稳妥有序推进回迁安置,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近12万名群众入住。新区建立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明媚春光里,未来之城活力满满。
戴上头盔,骑上自行车,刘朝阳在工作之余常常到户外公园骑行,尽情呼吸清新空气,感受“人在画中、城在园中”。
刘朝阳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区设立的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他的骑友也大多来自疏解企业。他们用心建设着这座城市,也感知着这里的美好。
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新区持续推进千年秀林及园林景观带建设,植树造林47万亩,绿化面积达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悦容公园、金湖公园等建成投运,“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初具雏形。
雄安新区春意盎然,蓝绿交织的底色愈发浓厚。千年秀林郁郁葱葱,“华北明珠”水天一色。
安新县圈头乡东田庄村位于白洋淀腹地,四面环水。村民田克杰家离淀边不过十来米。田克杰说,这几年,新区一体推进白洋淀补水、治污、防洪工程,不仅水清了,鸟儿也越来越多。
白洋淀划定了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野生鸟类增加到2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鱼类已恢复至4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19种。
白纸画美景,平地起新城。未来之城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想象。
2023年,聚焦“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的“五新”目标,雄安新区正在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河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以大历史观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奋力绘就新时代中国最新、最美的画卷。(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 郭 东 冯 阳 宋 平)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